唐僧肉吃了能青春永驻,但西游记里唐三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还是没被人吃掉

  所以喃,没有长生不老和青春永驻。不过,长寿村倒是一直存在的,而且风景还十分美丽。十大最美长寿村里,四川就占了两个,来suo一眼哇!

  ▍彭山 ▍

  彭山,古称武阳,建制于秦,属眉山市管辖。素以“忠孝之邦”、“长寿之乡”著称

  彭山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5000多座汉崖墓群,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场和茶叶产地等风景名胜、文物古迹。

  彭山有世界第一的中国长寿城牌坊,国内绝无仅有的唐代齐山双佛,国家保存完整、规模最大、考古价值最高的摇钱树、宋代石龙等文物。

  当然,彭山这么人杰地灵的地方肯定要有美食来搭配的。在彭山可以吃到特产葡萄,甜皮鸭等等地道美食。看来有山有水有美食才是标配啊

  ▍都江堰▍

  成都人都晓得都江堰哇,嘿,你怕是不晓得他还有长寿村的别称哦!据说在都江堰875位长寿老人的DNA中,发现了一个和长寿有关的“生命密码”。

  这里空气好得多,一是靠山---青城山,二是临水---都江堰。所以说青山绿水好地方啊

  看哇,果然长寿的地方都是有山有水有美食的!尤兔头,干锅等等,哦哟每天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,幸福感UP的时候生命值也在up咯!

  ▍广西 巴马 ▍

  

  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.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,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

  巴马阳光充足,温度适宜,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1531小时,并且阳光中80%是被称为“生命之光”的远红外线。

  ▍广东 三水 ▍

  三水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。且著有“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”之称。三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西北多高丘,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;北江、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,三水也因三江汇流而得名,

  据介绍,至2007年底,三水区共有百岁老人83位,占户籍人口的21.4/10万,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“长寿之乡”规定的“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/10万和7.5/10万”的标准

  ▍湖北 钟祥 ▍

  钟祥市长寿历史悠久,被称为长寿县已有1000多年,全县现拥有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、百岁老人77人,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.88岁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.88岁。

  主要是人家注重环保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,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控制在5000吨以内,城区及乡镇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。肯定要长寿赛

  ▍广西 永福 ▍

  永福县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,素有“福寿之乡”之美称,全县万人口中,百岁老人有36位,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。

  县内还有名闻遐迩的人文景观百寿岩,岩内西壁上有一个“寿”字石刻,高一百七十五厘米、宽一百四十八厘米,大寿字中还嵌刻着真草隶篆一百个小寿字,俗称“百寿图”。

  ▍湖南 麻阳 ▍

  麻阳生态环境优美,民族风情浓郁,苗族文化底蕴深厚,尤其是境内福寿文化源远流长,长寿现象引人注目。

  目前,该县人均预期寿命达75.6岁,比全国农村地区平均预期寿命高三岁多

  ▍河南 夏邑 ▍

  这是一个县级长寿村,截至2008年4月底,河南省夏邑县100岁及以上老人120人,每10万人中有10.5个百岁老人。

  而且他们县金婚夫妇6386对,钻石婚夫妇871对。一对年龄分别为104岁和103岁的夫妇,婚龄达85年。人家的婚龄都85了啊!真的有点莽哦

  ▍江苏 如皋 ▍

  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,就是在偏僻的山区。但是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,就是我国沿海地带唯一的长寿之乡,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咯

  世界长寿养生福地,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。据最新统计,如皋145.28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70多人,此外,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,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。

英超:科尔克兹4000万英镑转会利物浦,遗憾的是米兰2022年270万欧元就将其出售(罗马队副布冯替补阿森纳和利物浦)

  ▍广东 连州 ▍

英超:科尔克兹4000万英镑转会利物浦,遗憾的是米兰2022年270万欧元就将其出售(罗马队副布冯替补阿森纳和利物浦)

  连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内陆和沿海地区的主要通道。区位独特,交通便利,商贸活跃,历史上已形成省际商品贸易集散地,是南北商贸流通的桥梁,

  近年来连州市长寿老人和百岁老人的比不断增加,专家分析,除了生活条件改善和医学发展外,连州市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也为人们长寿提供了保障。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环境好

  是不是有些长寿村美到你想立刻马上搬进去住?其实啦,我们要多看看眼下,注意环保,注意食品安全。

  年轻不仅仅是外表,更是一种心态。

  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英国最年长的模特一样,80岁还能拥有年轻的容貌身材和心态啦~

  | 文转自:大成都(dachengdu)